4月14日,京东科技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沈建光做客“鑫合论坛之首席直播间”,分享他对数字经济的见解与思考。国家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数字科技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沈建光为京东科技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新货币理论悄然实践
后疫情时代,不均衡复苏特征明显,疫情严重程度和恢复状况直接决定经济复苏形态。年初以来疫苗接种加速,但2、3月份全球确诊和死亡人数先后反弹,疫情拐点尚未到来。从确诊曲线看,英美疫情明显好转,欧洲核心国家企稳,部分新兴经济体疫情仍在恶化。与此同时,疫苗接种进度也存在严重分化,英美疫情好转,主要得益于率先推出疫苗并优先保障国内接种。欧、日、新兴经济体依赖进口疫苗,目前受供应限制、财政能力和疫苗副作用制约,接种进度偏慢。
发达经济应对疫情财政刺激规模空前,新兴经济体财政力量相对薄弱。为应对疫情冲击,发达经济体先是大幅降息,利率空间穷尽后又诉诸量化宽松等非常规货币政策举措,大举购入国债等资产,试图以宽货币、宽信贷支持经济。但流动性陷阱下,天量货币供给难以支撑实体经济需求,在此背景下,量化宽松的主要作用变成为财政支出买单、降低政府融资利率。得益于发达金融市场和储备货币地位,发达经济应对疫情财政刺激规模空前。而新兴经济体财政力量相对薄弱,对经济的支持有限。
美国复苏节奏领先其他海外经济体。美国应对疫情采取超大规模财政刺激,疫情之后,拜登再推基建计划。在接种提速与财政刺激双因素驱动下,美国复苏节奏态势较为乐观。财政措施推动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上升,支撑居民支出。美国需求侧强劲,零售增速远远领先欧日。而欧洲复苏动能不足,欧洲大陆疫苗产能有限,且进口阿斯利康疫苗存在安全隐患,疫情改善步伐出现停滞。新兴市场复苏更加不确定,疫情严重、疫苗资源匮乏、财政力度有限或使新兴经济体恢复更慢。疫情控制较好(东南亚)的经济体和资源国(如巴西)预期经济表现相对较好。
通胀或是全球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财政货币化日益普遍,推升资产价格加速上涨。近期大宗商品涨价迅速,推升PPI,后续CPI可能也将面临较大压力。央行前行长周小川认为货币扩张引发通胀的规律似乎已经失效,通胀度量已无法忽视资产价格。新兴市场加息潮出现。如今美国复苏一马当先,亦使美债利率率先上行,美元升值,新兴经济体资本外流、货币贬值、外债负担三重压力加剧,经济面临挑战。为应对困境,土耳其、巴西、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率先加息。
十四五开局的宏观走向
生产端延续强势,工业生产表现强劲,强劲的出口和就地过年延长开工时间是工业生产高增的主要驱动力。
需求端相对偏弱,投资增速不及预期。1-2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5.0%,两年平均增速1.7%,整体表现偏弱。房地产稳健、基建和制造业回落。社零增速受疫情拖累小幅回落。1-2月社零同比增长33.8%,两年平均增长3.2%,较去年四季度小幅下降。年初疫情引发的人口流动减少和就地过年行为对消费造成了负面冲击。从两年平均增速来看,前两个月必需消费(食品、饮料、日用品)、升级类消费(通讯器材等)表现较好,可选消费(地产类、服装、石油制品等)出现下滑。
经济恢复并不均衡。除供需之间恢复不平衡外,不同区域、不同企业之间的恢复也存在结构性分化。总体来看,目前我国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牢固,宏观政策应当以稳为主、保持必要支持力度,集中力量化解供需、不同区域、不同企业之间的结构性分化。
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伴随全球需求逐步恢复、流动性宽松以及供给端的冲击,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3月PPI环比达到1.6%,是历史上月度最高的环比增速,说明生产价格上涨是非常迅速的,PPI同比加速抬升至4.4%,涨幅远超市场预期。PPI与CPI剪刀差扩大,或导致中下游企业,特别是议价能力偏弱的中小企业成本上升、利润下滑,需要加以关注。
货币政策更加注重内外部平衡。在内外部经济形势新变化下,中国货币政策仍将面临挑战,需坚持稳字当头的整体基调,兼顾内部与外部、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平衡。今年货币政策不会明显转向,原因在于,一是当前海外央行仍在放松,国内货币政策收紧推升利差;二是利率维持低位,是与积极财政协调配合、防范财政风险的需要;三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各地投资布局加大;四是当前国内通胀尚且可控,暂未对货币政策形成制约。
财政政策保持宽松,但温和退出态势显现,财政政策总体维持积极取向。首先,赤字率超出3.0%,地方专项债保持力度; 其次多措并举加强对地方财政的支持; 再者,优化落实减税政策,助力居民企业减负。温和退出趋势已然显现。一方面,财政预算支出增速创新低,主要由于财政收入以及调入资金减少;另一方面,降低政府杠杆率成为政策导向。
我国碳中和转型也面临着多重挑战。宏观层面,由于中国经济仍将保持较高的速度增长,能源需求难以很快见顶; 行业层面,电力供给结构转型难度大,各部门脱碳技术待突破;微观层面,企业尚未制定减排规划路线图,资金投入压力较大。面对诸多问题和挑战,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将成为实现碳中和的重要突破口。此外,也要发挥政策协同效应,调动政府、企业、金融等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合作共赢,良性互动,共同打赢这场“绿色战役”。在实现总体目标的基础上,我国碳中和转型应遵循“前松后紧”路径,其中能源消费行业减排压力较大。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数字经济发展是将数据作为核心生产要素,和数字科技共同推动数据价值化的过程。数字经济发展是将数据作为核心生产要素,以数字基础设施为基石、数字政府治理为保障,创新运用数字技术,促进数据安全有序高效流转,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共同发展,实现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此基础上,以数字经济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强大牵引力,打造智慧城市、提升区域协同、深化对外开放,更好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数字经济发展思路:“2211”架构,即两大支柱为数据流转+技术创新,两大内容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底层支撑为数字基础设施,空间保障为数字政府治理。数字经济能够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极大提升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数字经济中心;把数字经济打造成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强大牵引力,更好推进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更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构建数字化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利用数字化积极推进产业和地区协同发展,稳妥推进数据跨境流通,积极发展数字服务贸易,引领全球数字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增长。打造数字经济具有多重优势,数字科技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自主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未来几年是我国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的大规模部署期,数字科技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新优势、打造新动能。
“新基建”为经济增长注入“数字动力”。“新基建”进程提速,将会有力地推动疫情后经济复苏,为经济增长注入“数字动力”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已经起步,但要形成普遍化的应用,并带动产业数字化转型,还需要基础设施的完善部署。例如,疫情期间,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科技是全民战“疫”的可靠助力,促进生产生活的恢复,刺激了新的消费需求和创新实践。疫情之后,新型基础设施是各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同时能激发更多新增需求。包括数字零售、智能城市、智能物流、远程医疗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纲要,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疫情加速了数字科技应用的节奏和步伐,推动了新业态的快速发展疫情的长时间持续,直接带动了存量数字经济业态和模式的活跃,比如在线娱乐、在线教育、在线办公、远程医疗、生鲜电商等模式和新业态的发展。这些模式并不是因疫情而突然产生的,但疫情却促进了这些业态和模式的应用。“抗疫”为中国企业的数字科技发展带来机遇。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数字科技在疫情监测、诊断治疗、资源调配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信息数据法规护航新业态发展。线上业务和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高度依赖个人信息与数据,个人信息数据的合规与高效使用是关键所在。新出台和修订的政策表明,未来的政策方向是最大程度地实现鼓励创新和防范风险的平衡。
数字经济新业态发展
消费行业——社区零售和“无接触零售”迎风口。一是疫情不仅让线下零售商遭遇打击,很多自身缺乏供应能力的中小电商在春节和疫情导致的物流停滞状态下也无能为力,线上线下结合的社区零售成为行业风口。二是病毒把人们从公众场合“赶至”社区,社区成为集中的销售触点,尤其为生鲜电商、社区便利店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三是以无人货架、无人超市、智能取餐柜、智能快递柜为代表的无人零售概念再次火爆。目前的“无接触”更多的还停留在营销层面,包括商业模式营销以及“去库存”营销。真正的无接触模式还需要行业内外共同探索。
智慧城市——“数字政府、数字生产、数字生活”三位一体。疫情期间,“数字政府、数字生产、数字生活”三位一体式建立城市的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长期内,数字孪生城市和智慧场景建设(医疗、交通、政务等)将有效提升科学决策、协同控制的能力
金融科技——“智能化”服务需求激增。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传统线下业务几乎停滞,科技公司助力传统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大幅度提速,通过将数字营销、智能风控等能力以及多样化业务场景整合输出,为金融机构打造技术中台、数据中台、业务中台、移动中台、开放平台等核心能力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支付——无接触支付需求激增。消费端线下场景向线上转移,映射到支付领域,线上网络支付受益,线下条码支付、聚合支付、刷脸支付等受挫,“无接触支付”需求激增。线下支付中,加速数字支付对现金的替代作用,其中利好条码支付。